
当地时间5月10日下午,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达成停火,这份协议来得太突然,但好在连续几天的军事冲突按下了暂停键。
从当前局势来看,印巴最为激烈的对抗阶段已经过去了,不过在克什米尔地区,依然存着部分冲突,双方互相指责违反停火条款。停火虽然宣布了,但两国的根本矛盾依旧存在,可以预见的是,印巴的“口水战”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从突袭到占领,以色列在加沙“下狠手”
另一边,中东形势就没这么见好了,以色列与加沙地带的冲突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升级。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表态称,以军将继续扩大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把巴勒斯坦当地的平民进行集中转移,到南部狭小区域,最后实现全面控制。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号施令,明确了新一轮军事行动的战略目标,不仅要“彻底击溃哈马斯”,还要确保所有以方被扣押人员获释。此前,以军是主打“外科手术式”突袭的作战方式,如今的重点转向了“占领”,这意味着以方在加沙的行动已不仅仅是报复性打击,更是试图涉及该区域的军事与政治格局。
展开剩余63%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纷纷谴责以方不断升级冲突,无视平民死伤。联合国人道事务高级专员指出,以军集中转移平民至南部,并持续在该区域发动空袭,很可能违反《日内瓦公约》中关于战争行为的核心条款。与此同时,以色列国内的不满情绪也在迅速扩散。
欧洲六国集体施压,美国态度大转弯
欧洲多国外交部已召见以色列大使,要求以方立即停止对加沙平民的暴力行为,恢复人道通道开放。西班牙、冰岛、爱尔兰、卢森堡、挪威和斯洛文尼亚这六个欧洲国家,在近日发表了联合声明,谴责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计划,再这样下去,只会把冲突引向越来越危险的阶段。
美国在加沙问题上的姿态也出现显著摇摆。据《纽约时报》披露,特朗普政府原本在中东和平协议谈判中高调斡旋,试图以释放人质、推动临时停火等方式展现“和平使者”的形象。但谈判进展并不顺利,以军扩大行动,美国态度开始转向冷淡,特朗普政府也逐渐将注意力从加沙问题上移开。
有消息传出,白宫内部正在酝酿一项“重大外交宣言”,不排除在未来数周内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以此回应当前加沙局势的失控,并重塑美国在中东的外交主导权。
哈马斯抛出“橄榄枝”,承诺释放美公民
作为加沙冲突的直接参与方,哈马斯近来明显释放出更多和平信号。据相关消息人士透露,哈马斯方面已与美国政府展开直接接触,并明确表示愿意配合推动停火。其核心举措之一,就是承诺释放仍被扣押的美以双重国籍人士艾丹·亚历山大。
这名被扣押人员被认为是目前在加沙地带最后一位未获释的美国公民。哈马斯方面指出,释放人质不仅是人道立场的体现,更是朝着实现大规模停火与和平协议迈出的实际一步。为了保障未来的长期稳定,哈马斯希望由一个“独立、专业的委员会”来管理加沙。
发布于:河南省